因未能取得德國政府核准,矽晶圓大廠環球晶收購德國世創(Siltronic)一案破局,除導致台灣科技業史上最大併購告吹,也引發外界陰謀論四起,且環球晶未能完成合約,還得支付世創15.6億元的交易終止費,甚至被形容是遇到「仙人跳」,但英媒金融時報(FT)分析,關鍵在於台海緊張等地緣政治的風險升高所導致。
環球晶於2月1日公告,表示雖先前已取得其他所需之各國主管機關審查通過,也在審查過程中向德國政府提出長遠的補償措施及承諾,並多次主動表達意願與德國政府商討替代方案,但始終未獲核准,導致相關合約未能完成並失效,環球晶得支付5000萬歐元(約15.6億元台幣)。
金融時報分析,環球晶收購世創一案之所以破局,元凶並非德國政治人物或大陸當局扯後腿,其實關鍵在於台海緊張等地緣政治的風險升高,助長晶片國族主義導致。
報導指出,由於已有地緣政治專家聲稱,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只遭遇軟弱抵抗,共軍犯台的可能性將大為升高。
考量歐美各國目前高度依賴台積電、鴻海為首的台灣科技大廠,加上全球半導體從過剩轉為供給短缺,都讓歐盟諸國決定敦促晶片業自立圖強,如推動中的「歐洲晶片法案」,正是目標2030年時歐洲半導體自製率能達到20%。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晶片市場規模成長逾20%,且預估今年再成長近10%,晶圓市場的閒置產能消失,價格上漲,包含世創在內的業者,獲利率普遍上升,已有專家預估,世創2024年獲利率上看44%。
同時,環球晶目前手中持有世創約14%股權,若世創改由歐系廠商接手併購,隨獲利基礎墊高,環球晶仍有機會趁機出脫持股,提升進帳收益。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日前對中央社表示,著眼全球半導體大環境轉變,中大型國際併購案卡關的情況增多,有些是因為美中貿易戰,但她研判,環球晶收購世創觸礁,則是因為各國保護主義崛起影響。
劉佩真表示,目前各國都相當在意本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優質資產或相關技術,是否會被他國業者收購,這使得國際購併案在推進上,比起自由貿易暢行時的難度更高。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