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2017年啟動「AI小國大戰略」,預計五年投入約新台幣160億元經費,打造由人才、技術、場域及產業構築而成的AI創新生態圈。而在整個AI生態系發展過程中,創業加速器、創投能量逐步成長,也有愈來愈多企業選擇投資新創,中小企業也開始與新創攜手,加速整體台灣AI生態圈發展。而台灣成熟企業最有興趣投資的新創中,前五名依序為人工智慧、生技與健康醫療、IoT物聯網、5G/通訊、工業4.0/智慧製造等領域。

人工智慧基金會AIF、之初加速器AppWorks與台智雲TWS聯合發布「2021下半年台灣AI生態系地圖」報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台灣企業在2021年下半年不得不跟上全球早已起步的數位轉型、雲端化以及AI應用行列。過去四、五年間,世界各國都將人工智慧視為國家產業重要發展策略,包括美、中、德、英、新加坡等,都已針對AI發展制定明確的發展方向,德國甚至召集來自工業、科學、公共部門和民間社團約300名專家,以一年時間共同研擬出全球首份針對AI的現況與需求,制定標準的AI標準化策略藍圖。

AI創新生態圈 逐步壯大

台灣2017年啟動計畫,期望打造AI創新生態圈,至今不少企業也開始積極投資新創,或是與其戰略合作。例如,MarTech新創愛酷智能、AI長照服務智齡科技,以及協助機器學習開發維運的InfuseAI在2021年皆獲得超過億元的募資。

另外,長期投入智慧影像分析、物聯網、資訊安全,與大數據領域,於全球提供商業、工業、智慧城市、政府機關等多元解決方案的大猩猩科技,則在近期與美國上市公司Global SPAC Partners Co.達成商務合併協議,同時維持原公司名Gorilla Technology Group Inc.,計劃以GRRR股票代碼於美國那斯達克上市。

在整個AI生態系發展過程中,創業加速器及創投能量逐步成長。例如AppWorks多年來專注於AI、Blockchain、Southeast Asia三大主題,推動各式數位轉型。AppWorks Accelerator目前為止已經累積畢業超過100家AI新創,2021年8月更完成旗下第三支創投基金AppWorks Fund III的資金募集,整體資金規模達1.5億美元。

2021年成立的台智雲(TWS),則以打造AI數位經濟生態系為目標,運用台灣AI雲TWCC超級電腦提供的AIHPC高速算力,協助產業快速取得高效益、低門檻的AI智慧應用及雲架構解決方案。

疫情催化 技術加速落地

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數位轉型壓力,也選擇投資新創或直接與其合作。根據台灣產業創生平台「2021台灣產業新創投資大調查」,在已經開始或未來三年規劃要做新創投資的企業中,45.9%的成熟企業投資新創時都聚焦在本業相關;但也有54.1%的企業,在投資新創時會看未來趨勢相關的項目。

此外,疫情期間有16.8%的新創公司認為,合作企業將可加速商品化速度。例如AI晶片公司耐能(Kneron)在2021年底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投資,最大投資方為光寶科技,其投資主要將用於推進智慧城市技術的發展,以及推進L4、L5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落地。

而台灣成熟企業最有興趣投資的新創中,前五名依序為人工智慧、生技與健康醫療、IoT物聯網、5G/通訊、工業4.0/智慧製造,顯示除了健康醫療之外,企業對於AI和IoT的興趣已透露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時的需求。

不僅成熟企業亟欲與新創合作,中小企業同樣也需要與新創合作。雖然台灣這三、四年積極推動產業AI化,「企業出題、新創解題」的成效慢慢呈現。不過,許多中小企業仍受限於資料蒐集與人才不足,進度不如理想。

合作要順暢 雙邊須溝通

根據資策會統計,擁有AI技術的新創在台灣約300家,但有不少AI新創跟成熟企業的合作,但因為雙方之間語言不同,或目標不一致導致合作生變。

報告指出,台灣新創認為與企業合作的前兩大挑戰包括「投資方過度干預」與「雙方文化差異太大」,建議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合作雙方都需要對合作目的有共識,並了解彼此的決策文化與模式,才能找到共同創造價值的地方。

#新創 #AI #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