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9個月,星展搶下花旗消金,對發跡於新加坡的星展來說,印證亞洲崛起,在海外眾多市場中,再添一個居龍頭地位的市場。然而面子有了,能否維繫花旗在台戰果,這「花」究竟捧不捧得住,艱困考驗還在後頭。

星展過往曾有兩次併購經驗,但論強度與併花旗難以相提並論。併寶華銀行,頂多就是拿到進入台灣的門票,併澳盛消金,充其量也就是與其他外銀並立的資格,但併了花旗,是直接超車匯豐、渣打,情況完全不同。

花旗之所以值星展以溢價198億元拿下,在於傲人的信用卡、財富管理兩大業務。其中信用卡是重中之重,星展雖然認為,與花旗客戶並不重疊,互補性強,但平心而論,花旗信用卡近年只能算是守成,關鍵是能留多少。

對星展來說,過去發卡規模不大,加上品牌沒那麼響亮,在信用卡業務相對吃鱉。但併了花旗消金後,情境完全不同,是要讓花旗變成星展樣,還是讓星展變成花旗的樣子,發卡策略截然不同,勢必面臨路線取捨。

信用卡還有得補,財管就很困難。花旗之所以忠誠度高,在於品牌、在於跨國網路,這是星展所欠缺,也不是說補就能補;而這些高資產客戶,通常在海外也有花旗帳戶,要能如星展所願完全轉移,恐怕都是未知數。

如同星展總經理林鑫川所言,吃下花旗消金將讓星展「少奮鬥10年」,但這其實是很保守的說法,因以台灣銀行業競爭激烈,自發性成長空間受限,星展若沒吞「大補丸」,即便再花個10年都大不起來,併購當然最快。

如今併購成功,當然可以高興,但高興得絕不能太快,因為面子有了,接踵而來的是更現實考驗。小星展吃下大花旗,即將感受到「買比養容易」,能否如願變成大星展、龍頭位置能否坐得穩,「登大人」才剛開始。

#星展 #花旗 #信用卡 #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