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創高,根據最新季報顯示,除營收年增11%,以1239億美元創高,獲利更首度突破300億美元大關,同樣改寫單季紀錄,隨蘋果財報遠優預期,分析師指出,低基期的新蘋概股,開紅盤後有望跟進表態,首選感測元件、雲端服務、5G傳輸、AI、遊戲等相關類股。
蘋果27日盤後公布至去年12月25日止的今年首季財報,受惠年底購物季與大中華地區業績成長,主要產品中,僅iPad未見成長,其他包括iPhone 13在內的各項產品業績都成長,執行長庫克並預期,供應鏈問題正在改善,激勵蘋果盤後應聲漲逾 3%。
萬寶投顧分析師陳子榕指出,即使美國Fed為抗通膨而加大升息縮表,但經濟重啟效應持續擴大,中長期而言,對股市仍具正向助益,指數逢回都是好股票卡位的佳機。
即使今年開春後美股走勢震盪,但蘋果市值卻一度衝破3兆美元,股價創新高,主因來自於市場對蘋果切入元宇宙的高度期待,預估2030年前,蘋果AR/VR裝置出貨量衝高至2200萬台,取代iPhone成為事業重心,且為蘋果帶來4%的營收成長率,2040年更升至20%。
陳子榕預期,在蘋果正式加入戰局後,VR/AR裝置將迅速普及,但光靠裝置不夠,感測元件、雲端服務、5G傳輸、AI、遊戲廠商與NFT等周邊得同步跟上,才能圓滿元宇宙,因此相關概念股未來的營運動能,將十分強勁。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認為,除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老牌蘋概股,股價低基期的台廠供應鏈2021年幾乎原地不動,預期包括鏡頭、PCB、散熱器等相關零組件,今年都將有一波大漲行情,有望扮演台股多頭先鋒部隊。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