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其中味精是佳餚中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傳統味精在製作時需大量仰賴老師傅的經驗進行晶粒結晶監測,為協助臺灣食品產業智慧升級,經濟部技術處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開發全球首創「複雜流體製程監測系統」,以機器視覺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輔助人工辨識結晶生成狀態,可大幅提升結晶製程良率,目前已與食品大廠合作驗證,為民眾帶來更高品質及高產量的食品,未來也預計將技術導入製藥、化工等產業,帶動多元創新應用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隨著疫情席捲全球,改變了各個產業的營運模式,也加速工業4.0的發展,智慧製造已成為現代產業競爭利基,經濟部技術處積極布局AI人工智慧、自動化、物聯網等技術開發,透過數位化幫助產業提升設備製程效率與產品良率,以科技加速智慧工廠的發展,強化企業數位升級的關鍵力。目前電子、機械、水五金等產業已廣泛導入智慧製造等相關應用,並獲得相當好成果。傳統食品化工多為高鹽、高溫的製程,對量檢測電子儀器設備是一大挑戰,為協助傳統產業邁入智慧製造,因此,量身打造檢測技術,克服傳統食品化工的環境挑戰,並傳承老師傅的豐富經驗,以科技及AI人工智慧協助產業轉型,達到智慧製造的目標。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工研院擁有厚實的材料研發能力,透過整合材料分析與檢測系統,發展創新的複雜流體製程監測系統,有別於傳統自動光學檢測只能針對固定形狀辨識,工研院開發的智能檢測技術,以特殊設計的影像感測器,結合專為流體等複雜影像設計的演算法,成功完成廠商量產味精反應槽線上監測系統驗證,協助人員將視覺感知經驗轉換為可量化的數值,建立一致性的食品製程判讀標準,並可長時間監測讀取訊號,未來將導入AI數位專家製程控制系統,協助廠商達到全廠自動化生產目標。

面對全球化及疫後帶來的科技浪潮,數位轉型儼然成為全球企業追逐的目標,工研院積極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投入「永續環境」的應用領域,藉由智能化技術發展,協助業者建立數位化能力,促使產業朝向更環保的生產模式,提供企業轉型升級創新解方。

#科技 #數位轉型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