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5日調降對中國和美國的經濟預測,並表示新冠疫情、通膨、供應中斷和美國貨幣緊縮的不確定性構成了進一步的風險。

路透26日報導,IMF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增長率為4.4%,這比之前的預測降低了0.5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美國和中國的預測下調。

IMF認為,Omicron變體的迅速傳播導致許多國家重新限制流動並加劇勞動力短缺,而供應中斷正在助長通脹。Omicron料將在2022年第一季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但鑒於其多為輕症,此後會有所緩解。

報導稱,IMF表示,2023年全球增長料將放緩至3.8%,較10月的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但其表示,很大程度上這是當前對增長的拖累在2022年下半年消散後的習慣性增長。

IMF表示,IMF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8個百分點,至4.8%,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再次回升至5.2%。IMF指出,中國對新冠疫情的零容忍政策和房地產開發商財務持續緊張,是下調預估的原因所在。

同時,IMF將美國經濟成長預估下調1.2個百分點,因美國總統拜登未能通過一項大規模社會及氣候支出計畫、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且供應持續短缺。IMF表示,目前預計美國經濟2022年將增長4%,2023年將進一步放緩至2.6%。

#IMF #Omicron #大陸 #美國 #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