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5日調降對中國和美國的經濟預測,並表示新冠疫情、通膨、供應中斷和美國貨幣緊縮的不確定性構成了進一步的風險。
路透26日報導,IMF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增長率為4.4%,這比之前的預測降低了0.5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美國和中國的預測下調。
IMF認為,Omicron變體的迅速傳播導致許多國家重新限制流動並加劇勞動力短缺,而供應中斷正在助長通脹。Omicron料將在2022年第一季對經濟活動造成壓力,但鑒於其多為輕症,此後會有所緩解。
報導稱,IMF表示,2023年全球增長料將放緩至3.8%,較10月的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但其表示,很大程度上這是當前對增長的拖累在2022年下半年消散後的習慣性增長。
IMF表示,IMF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8個百分點,至4.8%,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再次回升至5.2%。IMF指出,中國對新冠疫情的零容忍政策和房地產開發商財務持續緊張,是下調預估的原因所在。
同時,IMF將美國經濟成長預估下調1.2個百分點,因美國總統拜登未能通過一項大規模社會及氣候支出計畫、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且供應持續短缺。IMF表示,目前預計美國經濟2022年將增長4%,2023年將進一步放緩至2.6%。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