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2年經濟成長將以民間消費為主要支撐,出口及民間投資雖維持強勁,但受到比較基期偏高影響,對經濟成長貢獻度估將下滑。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25日表示,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力強、致死率卻相對低,爆增確診案例和防疫措施升級短期內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會阻礙內需成長,也讓台經院對2022年景氣估測陷入難處,最新公布的經濟成長數據維持在2021年11月預測的4.1%。

台經院通常率先各機構公布次年的台灣總體經濟預測,隔年1月、4月有兩次的修正。此次公布的各項2022年經濟預測,民間消費成長率、固定資本形成、輸出與輸入成長率均較前次估測下修,而代表民生物價的CPI成長率則上修。

張建一說,此次預測模型跑出來確實有另一個數據,但變種病毒的本土感染還在進行,目前就調整2022年台灣GDP成長預估,並沒有太大意義,會等到4月重新公布調整後的預測數據。

張建一指出,疫情已發生快三年,「差不多了」,如果要像過去兩年般嚴格控制疫情,進行全面封城、關邊境,會對經濟十分不利,且成本效應不划算,今年要慢慢回復常態。他也預估,第三季會有開放的機會,今年APEC亞太經合會峰會在泰國舉辦,準備倡議電子通關、安全通道,各國商議的結論會決定亞洲邊境管制接下來的發展,會有助於疫情不確定性對景氣的衝擊。

近期疫情再度升溫,可能會對已遭受重創的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加重勞力短缺,導致長期通膨上升和全球經濟復甦腳步放緩。張建一說,高通膨是發生在美國、歐洲,前波疫後需求整個上來,貨櫃、碼頭工人不足,造成通膨上升,可是中國大陸並沒有,近期CPI約0.5%,加上在進行結構調整,現在進入經濟中度成長,疫情升高下有部份地方仍嚴格措施,投資消費也不如預期,比過去差太多。因此通膨壓力、中國經濟下行,都是台灣2022年經濟展望面臨的大風險。

張建一強調,台灣並沒有百年高通膨,2021年全年CPI沒有到2%,現在要過農曆年,政府極力穩定物價,今年因軍公教調薪、上市櫃企業獲利良好,帶動民眾可支配所得成長,2022年購買力好轉,若後續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將有助民間消費持續成長、支持內需動能,增加對台灣2022年經濟成長的貢獻。

#CPI #GDP #台灣 #Omi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