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4)、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右4)24日共同出席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發中心啟動儀式。圖/劉朱松)

獲得5200萬元補助,中興大學攜手農委會農試所、畜試所及農科院共組「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24日舉辦啟動儀式,未來將以興大智慧農業研發中心為基地,整合全台AI與農牧研發能量,聚焦於「新農業」,針對農業領域因應環境變遷的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建立代表性的示範應用場域,實際解決農牧產業重大議題與挑戰,期望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智慧農業指標國。

該中心重點項目,包含核心技術、智慧檢測、智慧農牧場及智慧栽培四大面向,並以9項子計畫研發技術切入,聚焦三大亮點作物,包括水稻、畜牧及蘭花。現場由副校長林俊良與執行長楊明德進行技術展示解說,包含利用智慧型手機,以非破壞性方式,檢測水稻含水量及蘭花病毒的可攜式快速病原檢測等前瞻農業技術。

該中心啟動儀式,由興大校長薛富盛、副校長林俊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農業試驗所長林學詩、畜產試驗所長黃振芳、農科院動物科技研究所長陳正文,及農科院植物科技研究所長林育萱等人,共同參與。

中興大學以農立校,林俊良帶領跨域團隊,結合校內農學院、工學院、理學院、電資學院、法政學院、管理學院與生命科學院,配合國家農業與能源發展政策,在數位轉型趨勢下,結合IoT建立動植(生)物培育管理服務,針對農業管理應用,整合開發所需的關鍵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並與農委會農試所、畜試所及農科院等重要農事單位合作,設立示範應用場域進行驗證。

該中心獲得科技部「回應國家重要挑戰人工智慧專題研究」重大國家型計畫5200萬元補助,經費全國最高。

因應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該中心將投入智慧農業技術開發,整合農、工、電資、法律專長教授及農業研究單位專家,藉由AI核心技術的進階研究與資源整合平台、農業大數據共享服務平台及資料治理,將AI導入農業生產的智慧檢測、智慧栽培與智慧牧場,以利氣候變遷農業調適、精準農業檢測與耕作管理、綠能研發落地,降低農牧生產碳排新農業,最終達到節能、減碳、省工及永續的智慧農業新目標。

該中心重點項目,包含核心技術、智慧檢測及智慧農牧場及智慧栽培四大面向,並以9項子計畫研發技術切入,聚焦三大亮點作物,包括水稻、畜牧及蘭花。現場由林俊良與楊明德進行技術展示解說,包含利用智慧型手機,以非破壞性方式,檢測水稻含水量及蘭花病毒的可攜式快速病原檢測等前瞻農業技術。

#農業 #智慧 #新農業 #農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