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持續惡化,降至蘇聯解體30年以來最低點。俄羅斯總統普丁掌權20多年以來,他不斷放話要入侵烏克蘭、派遣軍隊支援哈薩克獨裁政權,將天然氣出口做為制衡歐洲的武器,並要求西方在安全方面做出重大讓步。
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越來越不穩定且難以預測,這反映在美俄本月在日內瓦就烏克蘭問題展開對話,但依然無法取得實質成果。兩國皆淡化雙方達成共識的可能性。俄國亦開始強化與中國關係,後者是西方戰略上的敵人。
俄國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13日警告,若西方無法限制北約東擴,那俄國不排除在古巴駐軍。
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政府直接參與這些會談。美國希望拉攏歐洲以制約俄國,但歐洲大國領導階層換血,加劇此計畫複雜度。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已結束長達16年的執政生涯;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重建與俄國的關係,他今年4月就得面臨大選艱鉅考驗。英國則已脫離歐盟,與俄國關係向來不好。
此時正值普丁當局在烏克蘭邊境增兵之際,美國嘗試說服歐洲盟友放棄與俄國重修舊好的企圖。若俄國真的入侵烏克蘭的話,美國威脅將對其發動嚴厲的經濟制裁。
俄國2014年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導致歐洲各國與莫斯科當局先前修復關係的努力化為烏有。在此事影響下,美歐對於俄國實施經濟制裁,之後幾年雙方敵意有增無減,原因包括俄國干預2016年總統大選,以及殘忍殺害俄國在西方的敵人。
事實上,多數歐洲國家希望與俄國維持良好經濟互動,特別是在能源領域方面,前者許多國家十分仰賴俄國天然氣供應。
部分專家認為,儘管美俄外交關係惡化,但只有在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前提下,歐洲才可能附和美國對於俄國實施新制裁的提案,畢竟後者也有自己利益要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