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21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發現消費者首選行動支付的偏好度明顯提升,從2020年37%成長至50%,相反的,首選實體卡的比例從2020年35%降至2021年26%,可觀察到從2020年兩者偏好度首度黃金交叉之後,差距幅度急遽增加,短短一年已相差24%。
MIC產業分析師廖珈𤫇表示,除了首選偏好,常用度也是重要指標,2021年行動支付常用度首次逼近七成(69%),追近第一名的實體卡(74%)與現金(71%),成為四大支付工具中唯一三年內連續成長者,與實體卡的差距從2019年26%縮短至2021年5%,反映出疫情因素加速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習慣養成,如果疫情持續影響,行動支付常用度將有機會超越現金。
特別調查2021年全國三級警戒疫情期間的消費者行為,可發現常用現金比例大幅降低了三成至38%,為所有支付工具降幅最大者,最常用的是實體卡(56.2%)與行動支付(55.7%),其中行動支付幾乎追上實體卡。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行動支付也是疫情期間消費者使用頻率增加最多者,有近六成消費者提升使用頻率,而增加實體卡比例者有34%、電子票證增加28%,減少頻率最多者為現金,過半消費者(54%)表示降低使用頻率。
資策會MIC指出,疫情期間使用行動支付的前三大原因,依序為「方便(63%)」、「優惠(47%)」與「衛生(41%)」,其中優惠因素下降7%,顯示用戶對於行動支付的訴求產生轉變,而衛生因素的增幅最高,較2020年上漲14%,反映出疫情期間消費者對於無接觸需求的高度重視,甚至進而吸引非用戶開始使用行動支付,考量防疫而有意使用行動支付的非用戶,從2020年17%增加至2021年38%。
進一步針對六都、非六都消費者分析,可發現六都或非六都消費者的認知率皆超過95%,不過六都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的熟悉程度更高,無論是曾經使用、常用程度或首選偏好度,比例都明顯高於非六都消費者。資策會MIC表示,六都消費者曾使用行動支付的比例高達86%、非六都地區為79%;六都消費者最常使用的前兩名付款工具為實體卡(75%)與行動支付(71%)、非六都消費者最愛用現金(76%),其次是實體卡(71%),行動支付只排第三(61%),比例較六都消費者低10%。
比較首選偏好度,六都族群超過整體平均2%,非六都則低於整體平均9%。MIC指出,疫情加速各地商家導入行動支付,縮小六都與非六都的通路落差,不過由於兩者通路布署存在差距,整體而言,六都行動支付發展仍更為成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