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預期!經濟部20日公布2021年12月及全年外銷訂單統計。去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679億美元,表現優於預期,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2.1%,連續22個月正成長,全年金額則達6,741.3億美元,突破6,500億大關、創歷年新高,年增率26.3%,為2005年以來最大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12月接單優於預期,主要是因供應鏈缺料問題呈現改善,帶動手機、筆電、網通產品等接單,再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仍維持高檔,基本金屬表現也優於預期,致整體接單續強。去年第4季1,925億美元也寫下單季新高。
黃于玲指出,COVID-19疫情從2020年開始推升遠距商機,宅經濟效應陸續顯現,而台灣半導體優秀的製程以及完整供應鏈產業優勢,帶動科技業熱絡,此趨勢一路延續到去年更上層樓,讓2021年全年接單金額來到歷史新高。
至於2022年是否能從高基期再向上發展?她認為,半導體等需求仍然相當高,全球景氣還是正向進行,高基期情況下還是會成長,但較為緩和。
展望2022年1月,黃于玲表示,全球經濟仍朝正向軌道前進,加上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將有助於延續外銷接單動能,但變種病毒在全球快速擴散,以及供應鏈問題仍在,恐壓抑成長步伐,再加上第1季為科技類貨品傳統接單淡季,預估接單金額在585到600億美元間,年增11%到13.8%。
從主要訂單來源來看,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與東協2021年12月單月與全年接單金額皆創下歷史新高。美國12月訂單金額為208.7億美元,年增16.9%,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最多,而全年接單總計為2,001.4億美元,年增23.8%;中國及香港訂單為167.6億美元,年增4.5%,以電子產品最多;去年全年接單為1,750.5億美元,年增27.2%。
歐洲146.1億美元,年增8.2%,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最多,全年接單額為1,346.3億美元,年增23.6%;東協為64.3億美元,年增33.7%,以電子產品增加最多;全年接單639.2億美元,年增37.5%。
黃于玲指出,受到疫情影響,景氣恢復情況較世界各國預期更緩,日本訂單僅29.1億美元,年減5.8%,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較多,但基本金屬、電子產品仍呈現年增,全年接單金額343.2億美元,年增20.1%。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