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完成財改後,由交通部持有43%股權,為最大法人股東,並設立平穩機制。如今傳出平穩基金獲利提撥竟僅以「配合政府政策」一項動支條件為由,即把專戶款項全額挹注鐵道發展基金。引發小股東大喊不公,直指當時減資是由原股東共同承擔,好不容易近年業績穩健,有盈餘提撥入庫,卻未回饋到高鐵提升營運實力,怒批交部是把高鐵獲利「整碗捧去」。
台灣高鐵2015年完成財改,除了由泛公股增資300億元,成為公股民營企業外,並新增財務平穩機制制度。只要年度獲利逾40億元,就必須按比例提撥部分獲利至平穩基金,當平穩基金達百億規模時,超額部分將提撥進入專戶,台灣高鐵在2020年8月即首度提撥60.8億元入庫。
依合約規定,專戶金額可用於三大用途,第一、票價優待或調降票價;第二、辦理台灣南北高速鐵路相關建設;第三、配合政府政策。
而大股東交通部將台灣高鐵平穩機制超額繳庫金額直接移到鐵道發展基金運用,並未全數用於促進高鐵營運發展,不僅引起合約爭議,更激起小股東反彈聲音,認為交通部不僅連年領到逾130億元股息,現在連公司上繳的平穩機制獲利都要另作他用,明顯忽視其它股東權益,怒批是將台灣高鐵獲利「整碗捧去」。
長期持有台灣高鐵股票的資深股東即感嘆,當時財改方案減資六成,是由原股東共同承擔,再引入政府資金進場,隨著公司體質轉佳,連年穩定配息,交部為最大股東,並握有多數董事席次,應把促進公司發展列為重要目標,沒想到竟把台灣高鐵獲利移作他用,變成「減資有份,獲利獨享」的局面。
市場人士指出,即便平穩基金是依據獲利金額直接提撥,不會進入盈餘股利分派計算,但若資金實際是運用在台灣高鐵本身的相關建設,對公司營運當然是正向發展,等於股東間接受惠,也符合把創造盈餘回饋給消費者及股東的經營理念,落實公司治理精神。
台灣高鐵目前股東人數達12.3萬人,較甫掛牌上市的6.9萬人增加近八成;統計掛牌以來配發現金股利總金額達302.65億元。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