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鑽科董事長李素白(左)、總經理王信為對2022年營運深具信心。圖/匯鑽科提供)
表面處理大廠匯鑽科(8431)成功打入美系3C客戶、硬碟客戶,2021年營收順利刷新紀錄,展望2022年,散熱模組、利基型連接器及汽車等三大動能齊發,因該行業講求經驗、有相當程度認證門檻,客戶不輕易更換供應商,匯鑽科在各領域均相當程度領先對手之下,董事長李素白看好未來三~五年營運。
匯鑽科2021年營收以13.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法人預估,2022年成長幅度達二位數以上,營收有機會連續第二年登頂,全年平均毛利率可望介於30~40%。
匯鑽科董事長李素白表示,隨著擴產以及產品陸續開發成功,對於2022年營運相當樂觀,現有的經營團隊未來三~五年會邁向更高境界;李素白強調,2021年營收動能主要來自美系3C客戶及硬碟客戶,2022年會加入利基型連接器、散熱模組及汽車應用,尤其與長榮航太、艾姆勒合資的長鑽科技,預計今年第二季完成認證準備,雖然疫情對開發計畫略有影響,但公司預期下半年將有營收貢獻,主要鎖定電動車IGBT散熱的表面處理。
匯鑽科總經理王信為強調,匯鑽科的表面處理在各個領域均有不同的競爭對手,但是卻都維持相當程度的領先幅度,在美系客戶3C產品的主要料號上,有高達60%以上的滲透率,由於表面處理佔客戶的成本比重不大,卻非常仰賴供應鏈的經驗、設備的參數設定等環節,因此客戶有不願輕易更換供應商的特性,在散熱領域,匯鑽科還是Single source。
因應未來的訂單需求,匯鑽科的大陸廠、泰國廠二大生產基地持續擴產,泰國新廠預計投入10億泰銖進行土建,李素白認為,中美貿易戰之下,東南亞的生產基地將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匯鑽科的泰國子公司已經彌平累虧,未來將依照訂單需求擴產,規劃鎖定醫療、汽車及硬碟等相關應用。
匯鑽科成立於1999年,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表面處理業者,近年因各國環保法規趨嚴全球各國已傾向或不再核發新的表面處理營業許可證,公司產業寡占地位愈形明顯;匯鑽科並具備獨有表面處理配方及自主研發能力,提供客戶從共同研發、規格制定到電鍍表面處理等一站式服務,公司自2020年虧轉盈後,2021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達2.69元,已超越2020年全年,營收及獲利表現可望同創歷史新高。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