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17 16:08
更新內容:本文提及之2檔個股,今(17)日表現分別為富邦金收盤價78.90元(-1.50、-1.87%),成交量2萬9305張(外資賣超6557張、投信賣超268張、自營商賣超1519張);國泰金收盤價66.50元(-1.20、-1.77%),成交量3萬7702張(外資賣超4071張、投信賣超390張、自營商賣超705張)。
------(以下為原文)
金融股去(2021)年表現亮眼,目前為止也持續受到投資人關注,甚至被看好在今年可預見的升息環境下,有望再創高峰。事實上,銀行類股確實可能受益於升息,但金融股還包含了其他族群,有資深分析師就直言,今年不建議買富邦金(2881)與國泰金(2882)等壽險類股。
去年和前年,富邦金及國泰金都繳出漂亮成績單,啟發投顧資深分析師李永年指出,它們的盈餘之所以這麼高,是因為投資海內外股市獲利,但今年美國聯準會(Fed)與全球央行都準備緊縮資金,首先受害的將會是股市。
李永年表示,無論是通膨控制不住、經濟景氣拉不起來,或者經濟景氣有拉起來,但因為通膨太嚴重而將其成果吃掉,對股市都相當不利,「資金像水、股市像船,水漲船高、水退船就低,要靠景氣來撐。」李永年判斷,就算通膨被控制住,股市仍會有壓力存在,壽險類股今年的表現勢必無法像前2年這麼好。
「什麼樣的股票可以勉強存一下呢?以私人銀行為主的金控。」李永年透露,曾聽聞有民眾在疫情期間到私人銀行辦紓困貸款,不料承辦人員告知,到公股銀行辦比較方便且划得來,因為自家銀行手續繁雜,不像公股銀行背負政策壓力,只要申請人狀況許可,就可立刻獲得放款、利息又比較低。
正因如此,所以公股銀行先後接受了不少紓困貸款申請,接著可能得陸續面對呆帳問題,因此李永年認為,今年若要買金融股,私人銀行為主的金控,或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