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總提交金管會的2021年金融建言白皮書中,特別提出銀行內部稽核數位化的落後現象。台灣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確實發現,本國非金控銀行業逾八成(82.5%)沒有從事內部稽核數位化轉型,金控旗下銀行業亦約有近六成(58.46%)的稽核人員未執行或規劃相關專案,顯示金融機構數位化過程面臨內部風險無法掌握的困境。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賴威仁提醒,各種新科技持續導入金融業,掌握營運風險的內部稽核工作,已從過去依照監理機關規章進行「規範導向」(Rule-Based)的稽核方式,轉向分析各種工作、產品、服務的不同風險性質,國際金融機構主流作法已改為「風險導向」(Risk-Based)的稽核方式,也是法遵科技(RegTech)導入的主要空間,對此本國金融機構整體能力、資源都可能有不足情況。
金研院研究團隊指出,依據「銀行業建立風險導向內部稽核制度實務守則」第17條規定,內部稽核品質評核內容應涵蓋七大項目:1、稽核策略與目標之訂定與執行;2、稽核制度及程序之設計與運作;3、組織編制與稽核資源配置;4、人員專業的適足性及持續訓練;5、稽核方法與工具的持續精進與研發;6、對主管機關法令規範遵循情形;7、前次品質評核應改善事項。
賴威仁指出,有關「稽核方法與工具之持續精進與研發」項目,跨國銀行已多有新作法,舉例星展銀行,提出「內部稽核4.0」的稽核職能重新思考,運用新的技能完成目標,以因應業務瞬息萬變及風險不斷變化的環境,銀行內部實踐了三大改變:改變思維方式、改變工作方式、改變使用的工具。
而國內銀行業調查,賴威仁指出,受訪主管歸納內部稽核數位化轉型必須優先執行的二項步驟,一是「建構數位分析技術」,另一為「資料處理的數位化與自動化」,總歸來看業者認為數位化轉型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主管機關的政策引導、高層經營管理者的支持。
金研院因此透過金融建言白皮書建議主管機關引導業者從「稽核自動化平台」、「業務及營業據點風險分析」,以及「詐欺及舞弊案件防控」三個面向,規劃提升「內部稽核數位化」品質,促進國內銀行業稽核數位化轉型腳步,有助於接軌未來法令與監理相關科技發展的需要。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