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Cyprus)宣布發現結合Delta及Omicron突變的最新新冠變異株「Deltacron」,引發各大國際媒體相繼報導,不過近日一票權威專家出面打臉,認為比較有可能是實驗室汙染導致,不太可能是2種變異株在自然情況下基因重組(recombination)的結果。
賽普勒斯大學(University of Cyprus)病毒專家科斯特里基斯(Leondios Kostrikis)上周宣布,發現同時擁有Delta遺傳背景及10種Omicron獨有突變的新變異株Deltacron,這隻變異株一共帶有30種突變,當地已發現25例。
綜合美媒CNBC、印度英語電視台「寰宇一家」(WION)報導,後續不少專家出面打臉,認為Deltacron比較可能是「實驗程序錯誤」的結果。
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專家庫帕利(Krutika Kuppalli)9日發布推文,直白表示「沒有所謂的Deltacron」,同時也補充,「也沒有所謂的Flurona」,她強調,「Omicron及Delta並沒有組成一個超級變異株」,推測賽普勒斯發現的Deltacron應該是Delta樣本沾染到Omicron碎片的「實驗室污染」事件。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病毒學家皮考克(Tom Peacock)也發布推文指出,「多家大型媒體報導的賽普勒斯Deltacron序列看來明顯是汙染。」
他說部份專家看過序列後都得出相同結論,「它看起來不像真的基因重組。」
他也強調,實驗室汙染和實驗室的品質無關,「每一個」做病毒定序的實驗室「偶爾」都會發生這種事。
皮考克認為,Omicron在廣大人群中散播的時間仍不夠久,以至於還無法出現真正的基因重組,真正的基因重組通常發生在大量共同傳播持續數周、數月後才會出現,「Omicron才出現幾周而已,我真的懷疑有任何普遍的基因重組。」
加拿大馬吉爾大學醫學中心(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re)遺傳學家特赫姆夫珊(Fatima Tokhmafshan)也發布推文附和,「這不是基因重組,而是實驗室汙染」,她說明檢視賽普勒斯團隊上傳的數據後,沒有突變共識。
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傳染病專家泰坦(Boghuma Kabisen Titanji)呼籲謹慎解讀Deltacron,她也說目前看到的訊息顯示Deltacron是樣本汙染的結果,不是真的Delta與Omicron的基因重組。
不過她也強調,隨著Delta及Omicron持續擴散,未來仍有可能出患者同時感染2種病毒,並且進一步引發基因重組的情況。
針對多名專家打臉Deltacron不存在,科斯特里基斯強調團隊並沒有出現「技術錯誤」,他說這些病例顯示前幾代變異株有突變的進化壓力,並非單一基因重組事件的結果。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