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產業提前布局科技人才培育與發展趨勢,工研院舉辦「ITRI Tech Talent Week」線上活動深入解析,包含剖析自駕車、智慧醫療、自主移動系統、智慧聯網、智慧電網、淨零碳排等六大關鍵議題,結合工研院技術案例與技術課程試讀,讓企業、求職者掌握轉型升級的契機,超前部署產業新局。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表示,臺灣勞動生產力逐年放緩,未來產業需要借助數位新科技,來克服勞動力短缺、超高齡社會來臨,像是AI人工智慧、ML機器學習、IoT物聯網、數據分析、資料探勘、商業分析等都是臺灣新興技術需求,尤其受到疫後商機影響,產業對於數位人才需求逐年上升,根據國發會的推估,數位相關職缺空缺數約為2.5萬。另外,在環境方面,面對極端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的風險加劇,以及各國政策對於淨零永續的要求,產業需往綠色能源、循環永續利用等方向轉型,也更加需要此類人才。
ITRI Tech Talent Week特以「智慧」、「永續」兩大熱門職涯進修主題為核心,並邀請自駕車、智慧醫療、自主移動系統、智慧聯網、智慧電網、淨零碳排等六大領域知名企業,如華碩AI研發中心智慧醫療產品總監毋文涵、緯創機器人業務開發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發處處長林書毅、富鴻網智慧城市事業部協理李浩光、台達電子資深處長艾祖華、大同公司處長蔡知達、及工研院各領域研究專家,從企業與研究機構兩面向,分享產業觀點與經驗,解析技術與人才的趨勢,布局未來科技核心人才,打造企業競爭力,實現智慧永續未來。
工研院針對六大關鍵領域也提供超過25堂技術案例課程試讀,例如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減碳護地球成為各國共識,面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工研院提供產業必修的「碳足跡管理」相關課程;AI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應用呈現爆炸性成長,其中醫療影像的自動辨識在醫學領域的發展最為快速,工研院擁有能讓使用者一鍵式全自動進行眼底攝影的「自助式輔助眼底攝影技術」,課程分享此項獨家醫療影像識別技術,協助產業提升相關產品研發能力。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