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在2021年表現相對黯淡,原因之一是在於政策面引發的恐慌。自年初以來,從中國政府暗示貨幣政策將轉趨緊縮、中美關係、科技與補教業監管措施、恒大違約風險等事件,讓MSCI中國指數在今年前三季表現遠遠落後於MSCI世界指數。
不過,MSCI中國A股指數在10月份出現反彈,11月份也小幅上漲0.5%,讓投資人不免好奇,中國股市在歷經前三季的陰霾後,新的一年是否即將撥雲見日?
對此,聯博認為,中國目前仍有新一波變種病毒疫情引發投資隱憂,但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貨幣政策報告顯示,未來貨幣政策可望轉趨寬鬆,激勵投資氣氛,連帶使得中國股市在11月份表現持穩。
從11月份的A股類股表現來看,電池相關企業的營運有支撐,帶動工業類股成長。在「元宇宙」概念股掀起投資熱潮之下,推升資訊科技類股表現。醫療保健類股則受惠於疫苗概念股而上漲。相較之下,石油與煤炭價格跌勢拖累能源與公用事業類股,非核心消費品等景氣循環類股表現則相對疲弱。
再從中國整體基本面來看,經濟數據仍然呈現好壞互見,但由於原物料價格下跌與限電問題出現緩解跡象,讓原已面臨需求疲軟與供應鏈問題的製造商能有喘息的空間。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份的49.2小幅回升至11月份的50.1,是近3個月來首度成長。
展望未來,聯博對中國經濟與股市前景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因為預期中國政府持續努力達到政策平衡,一方面促進短期經濟成長,另一方面持續大刀闊斧推動結構性改革。另外,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於12月中旬登場,主要議題包含穩定經濟與市場、控制疫情、改善對外關係以維持出口等,值得投資人密切留意後續動向。
另一方面,儘管中國製造業活動與零售營收回溫,但2022年,在房地產可能持續不振、「清零」政策的限制、長期氣候變遷與社會繁榮政策的初期副作用等潛在利空因素影響之下,預期中國經濟成長力道仍將受到壓抑。聯博預期,中國政府將進一步鬆綁財政與貨幣政策,同時加強監管房地產產業,避免衝擊其他領域。
考量目前的疫情變化、全球經濟環境,以及中國政策面的不確定性,未來中國股市前景仍充滿未知數,因此,我們建議投資人不妨策略性地布局中國A股,同時聚焦於受惠刺激政策與結構性改革的投資機會。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