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輯李慧蘭綜合報導】台股今日再陷震盪,盤初開高後急拉至16568.21點、摸到5日線,然反壓旋即傾巢而出,在台積電(2330)開高走低,加上航海王領跌下,多頭節節敗退,盤中回防16300關。而鋼鐵股今日也選站空方,在中鋼(2002)、中鴻(2014)兩大指標皆墨下,聚亨(2022)、允強(2034)、第一銅(2009)、官田鋼(2017)、高興昌(2008)等紛紛跟跌逾2%,盤面仰賴世紀鋼(9958)、海光(2038)、豐達科(3004)、中鋼構(2013)等挾綠電題材護駕,力守高檔撐場。
鋼鐵業近期消息眾多,各方也各自解讀,使得類股指數上上下下、陷入震盪。經濟部統計處昨發布產業經濟簡訊,我鋼鐵業受惠全球景氣復甦、主要經濟體陸續推出刺激經濟政策挹注下,今年前8月出口額達約73.7億美元、年增54.8%,直逼去年全年的74.7億美元,全年將終結連兩年負成長。統計處並表示,中、俄近期對鋼品出口實施管制政策,將促使全球鋼市供給更加吃緊,加上全球經濟回到復甦軌道、終端需求回升,鋼鐵市場可望維持熱絡,將有利我國鋼鐵出口成長力道。
但有分析師指出,下半年來Delta疫情大大衝擊東南亞國家,尤其鎖國封城讓東南亞鋼市需求轉弱、鋼價走衰,加上全球車用產業持續受缺晶片問題困擾,也連帶衝擊汽車產業對鋼鐵需求。此外,各國疫情復甦程度不一,國際航運缺櫃、塞港、運費高漲等問題,亦讓不少鋼廠外銷事業受阻。另,中國近期大舉限電,不少企業被迫停工,也壓抑市場用鋼需求。整體而言,鋼鐵業從日前原料居高、供給限縮、需求成長三大引擎,轉變為目前的成本壓力略減、供給限縮,但需求轉弱,恐導致鋼價失去部分支撐力。
而對於中國大陸「能耗雙控」政策,與印度地區因電廠燃煤存糧偏低,同樣面臨缺電危機,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則表示,目前中鋼印度廠所在地區的電廠未限電,產銷秩序暫時無影響,且9月產、出都達到1.4萬公噸,已是正常水準,而印度10月以後恰逢雨季結束,是內銷旺季,因此第四季市場前景應可期待將比第三季更好。
長線消息面,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2026年生效,將對進口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經濟部評估,我國約245億元出口歐洲產品受衝擊,以鋼鐵業最大宗,短期影響雖有限,但長期待觀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