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膨時代系列》

最近全球經濟圈最熱門的話題,非「通膨」兩字莫屬,目前多數專家均認為,這一場通膨風暴,正席捲全世界而來,且非短期內能夠結束,當全球經濟在復甦與通膨的兩道力道間拔河對抗之際,一起來了解通膨的因果與副作用。

文章數:8
  • 《大通膨時代系列7》手風琴效應 物價頂不住

    傍晚走出超市、趕煮晚餐的李媽媽愈想愈不對,狐疑才買沒幾樣,1張「4個小朋友」的千元鈔就不見,一心想著到家後要比對收據明細。其實,店員沒算錯帳,這些都是通膨惡靈帶來的後遺症,包括沙拉油、豬肉、牛排、可樂、零食都要漲,除民生物資價高,最重要的是國際油價,年底若如預測站上百美元,恐再狂拉一波物價漲勢。 美國百事公司日前預告,受運輸和缺工問題影響,加上解封後民眾報復性消費,決定轉嫁成本,明年第1季調

  • 《大通膨時代系列6》專家示警魔鬼級停滯性通膨恐來臨

    全球通膨持續升溫,經濟復甦及消費動能恐將受到波及,不少人更憂心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再現,恐掀起另一場經濟風暴。 ▲1970年代大通膨噩夢 一般來說,通膨上升代表經濟成長佳、就業市場熱絡,為了避免景氣過熱,央行便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進行調控;然而,若是由供給面吃緊所造成的通膨上揚,則可能會同時出現經濟成長停滯及高通膨的窘境,也就是所謂的停滯性通膨。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

  • 《大通膨時代系列5》緊咬3族群 逆天養胖荷包君

    全球通膨壓力鍋持續加溫中,雖各國政府與研究機構對「通膨」2字的看法、見解不同,但對所有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當通膨降臨時,我的錢要擺哪裡,怎麼做能才能穩穩守護「荷包君」,讓錢不但不變薄,反而還能發福養胖。 通膨怪獸進逼時,消費者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物價飛漲,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形容,不妨把通膨想成「1種稅」,因為貨幣的購買力下降,民眾如同被減薪,以前100元的東西得花120、130元才能入手,就像

  • 《大通膨時代系列4》撐不住了 這些國家開始升息

    高通膨警報響,已有國家撐不住,開始升息了,包括俄羅斯、韓國、巴西、新加坡、紐西蘭等13個國家,跑得比美國聯準會(Fed)快,已經展開升息腳步,來抵抗高居不下的通膨。不過,最大咖的美國、中國大陸、歐洲等三大重量級央行,至今仍未有動靜,是否也會因為高通膨而提前升息,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由於全球能源危機及供應鏈短缺,越來越多國家面臨食品及能源價格攀升的雙重壓力,不得不扣下升息的板機。國際清算銀行追蹤3

  • 《大通膨時代系列3》走了疫情來了怪獸 拆彈時機曝

    去年各國政府因應疫情實施經濟封鎖令,導致需求全面下挫,讓全球短暫經歷了1場通縮恐慌,但接著卻在經濟重啟和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推動下,導致商品需求飆升、也推升物價走揚,反讓市場擔憂通膨怪獸的降臨,至今通膨已成各界共識,但究竟這場戰爭要打多久,所有人都急著想知道答案。 G7(Group of Seven.7大工業國組織)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到達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逼近2011年復甦時高

  • 《大通膨時代系列2》阿北初四了!全球通膨警鈴連環響

    全球各國9月最新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相繼出爐,無不高到嚇人,顯示主要經濟體的通膨仍是現在進行式,且在超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下,對經濟復甦帶來巨創,恐成拖垮全球經濟活動的最大黑天鵝。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erome Jean Haegeli)分析,更高的通膨率既是政策選擇,也是各政府採取擴張和激進財政貨幣政策以應對疫情衝擊的结果,因為在短期政策的强力刺激下,需求雖應聲而漲,也

  • 《大通膨時代系列1》推升通膨5大元兇 全世界都受害(上篇)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全球通膨壓力升溫,究其原因,乃為大量印鈔後果、大宗商品飆漲、能源危機、供應鏈危機、中國限電令等五大因素集結所致。目前多數專家均認為,此場通膨風暴,正席捲全世界,恐非短期內能夠結束。 1.大撒錢救市的後遺症 雖然這波通膨源頭為大宗商品飆漲所推升,但其根本原因,是來自於各國政府為了挽救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拼命印鈔所致,卻就此為通膨添了一把火。 因為大舉印鈔的結

  • 《大通膨時代系列1》推升通膨5大元兇 全世界都受害(下篇)

    如同上篇所言,除了大撒錢的後遺症、大宗商品飆漲之外,通膨上漲的原因還有能源及供應鏈雙重危機所致,加上大陸限電令再補一刀,讓通膨情勢更加嚴峻。 3.能源危機來襲 在全球力推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碳中和之際,舊能源正展開了一場逆襲,天然氣、煤炭和石油供不應求,能源短缺的危機正席捲全球。 今年初開始,歐美電價持續大漲,較去年高出1倍以上,大幅推高歐美企業生產及民眾生活成本。主要是歐美於過去

上市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上櫃Top5

上漲
下跌
漲停
跌停

主要市場指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