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先是矽谷銀行倒閉,接連多家區域銀行出包,緊接著瑞信也發生危機,儘管最後遭瑞銀收購,但170億美元的AT1債變廢紙,國內180名大戶踩雷,金融市場惴惴不安,新金融風暴會再起?
根據《財訊》報導,最近三年,曾是金融海嘯中受傷最輕的瑞士信貸,反而因投資銀行業務屢屢巨虧與洗錢遭罰等負面訊息不斷,大量流失客戶。早在去年十月初,瑞士信貸就遭外媒點名有破產疑慮,五年期CDS(信用違約交易)一度飆破250個基點,分拆出售的呼聲甚囂塵上;但當時,瑞信董事長萊曼(Axel Lehmann)堅持不出售,並邀集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等主要股東參與現金增資,相信瑞信重組後將東山再起。 去年輿論
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22日宣布升息1碼,當天雷曼兄弟銀行前副總裁Lawrence McDonald直言,Fed沒有意識到美國地區性銀行在持續升息中面臨風險,美國銀行業當前困境與雷曼倒閉之前非常相似,他認為在最壞情況下,將有50家地區性銀行出現危機,抨擊Fed不當政策,「如同在火藥庫裡抽煙」。 聯準會本周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利率區間落在4.75%至5%,從去年3月16日展開升息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在周五股價一度大跌15%;投資人現在擔心,主要央行和監管單位尚未能抑制住銀行業危機,最糟的情況還沒來。 儘管政策官員們保證,全球銀行體系已經安全,但廣泛的金融市場壓力指數正在示警,歐元的匯價下跌,歐元區政府債券殖利率下跌,債券違約保險成本升高。 周五稍早,德意志銀行忽然成為投資人焦點,其債券的違約風險上升,德銀股價收跌8.5%,歐洲的銀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日前坦承,對於矽谷銀行突然倒閉感到一頭霧水。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美國暴力升息9次共19碼,如此極端升息,一定帶來巨大後座力,鮑爾搞不懂銀行為什麼會倒?原來他是學法律的,難怪金融業已成重災區。不過銀行業告急,意味著升息循環近尾聲,債券殖利率急跌,股、債市場正弱中透強。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3月22日,美國聯準會(Fed)再升息一碼,從去年3月16日展開升息周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對金融業的擔憂加劇,銀行股出現拋售,衝擊歐洲股市;此外德意志銀行的債券違約風險成本升至近4年高點,致使股價大幅滑落。 周五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跌6.11點或1.37%,為440.11點。 Paul van der Westhuizen說:「自從瑞士信貸上周末發生事情以來,投資人不想繼續持有那些與銀行有任何擔憂的部位,而轉出這類部位,很可能就是我們
因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DS)利差衝到4年來高點,投資人擔憂德意志銀行恐成「瑞信第二」,24日股價一度重挫逾14%,也拖累德國商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跟跌逾7%,美國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同步收黑,歐美銀行股齊挫。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銀行「以短支長」狂買債券,哪堪Fed暴力升息折騰,對Fed主席鮑爾一席「對銀行破產一頭霧水」的言論最感驚駭,提醒凡有保險業務的金控都是重災區。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
近來歐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影響最深的是瑞銀收購瑞信,將瑞信170億美元的AT1債變廢紙,好消息是金融業沒踩雷,但國人及基金投資人踩雷16億元將血本無歸,連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都抱不平,認為應想辦法替國人爭取權益。到底是哪些基金踩雷?民眾又該如何自保?專家表示,台灣發的金融債ETF多為投資等級,風險可控,配息也穩定,建議保守者先不要買,如果手中部位較高就減碼;持有少可再觀察,看利率政策再決定是否脫手。
瑞士銀行集團上周以30億瑞士法郎(折合約新台幣990億元)收購深陷危機的瑞士信貸銀行,《華爾街日報》進一步爆料背後秘辛,瑞信第一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曾找來其他中東股東,提出想注資50億美元(約台幣1530億元)的做法,但卻被瑞士官員斷然拒絕。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瑞信爆發財務危機後,瑞士官員一開始就只考慮用瑞士的方案來拯救,就連瑞信的中東股東也吃癟。報導提到,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的董事
瑞士信貸發行約新台幣5,300億元額外第一類資本債(AT1)變壁紙,國內受災戶破百。金管會23日公布最新統計,五家銀行財管客戶共有77戶(含公司與個人戶)投資16億元、六家券商的103位客戶透過複委託投資2.1億元,即未歸戶下可見180位客戶、投資總金額18.1億元,恐將血本無歸。 另外,國人投資的境外基金有37檔踩到AT1金額,達23.32億元,但這37檔投資比重都未達基金規模的1%。
美國矽谷銀行(SVB)無預警倒閉,掀起金融市場大地震。近日有消息指出,聯準會(Fed)早於2021年起,便發現SVB存有流動性問題,且之後兩年期間都持續審查出重大缺陷。 紐約時報報導,聯準會官員2021年就已經發現SVB有問題。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當年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的監管人員對SVB提出6次警告,分為「需要注意」和「需要立刻注意」的警訊,顯示現金流動性的隱憂。 而在這之後,SVB仍沒
美國矽谷銀行無預警倒閉,掀起市場對地區性銀行的擔憂。聯準會(Fed)為了打擊通膨一路激進升息,如今外界預期銀行業的困境,可能會使Fed調整升息步調,甚至暫停升息,對此,馬斯克呼籲Fed本周應該降息2碼,以阻止地區性銀行崩潰,否則可能重現近百年前1929年的大蕭條。 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伍德上周將炮火對準Fed,指控其未及時察覺銀行系統的問題。馬斯克也與伍德想法一致,直言現在
美國最大的銀行上週五(17)聯手向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存入300億美元(近新台幣9478億元)增強該行財務狀況,不幸的是,該行股票週一再次閃崩47%,途中連續暫停交易數次(要知道美國是號稱自由市場的)。在存款人從他們的帳戶中再度提取數十億美元後,該行的信用評級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第2次被下修。 據《華爾街日報》(WSJ)21日報導,標普全球(S&P Global)
矽谷銀行風暴餘波盪漾,美銀行股周五轉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矽銀把錢拿去購債,但利率由1%升到5%就掛了,提醒台灣壽險大戶為首的金融機構,去年重押債券,今年金控股利縮水幅度得多關注,並點名臺企銀與王道銀等2家銀行股作比較,直指投資人最愛的存股標的,未來恐會重新洗牌。 謝金河在最新一期《先探》撰文指出,這1周全球焦點都在矽谷銀行(Silicon Vally Bank,SVB)破產事件!這
美國矽谷銀行上周無預警倒閉,引發金融市場蝴蝶效應。殊不知,市場動盪也燒到好萊塢名人,現年65歲的「性感女神」莎朗史東(Sharon Stone)16日出席一場活動意外透露,受到銀行事件的影響,她損失了一半的財產。 好萊塢莎朗史東是不少人心中的性感女神,且在公益活動也十分活耀,長期大力支持乳癌研究,努力推廣人們對其有進一步的認識,她16日前往比佛利山莊,接受「女性癌症研究基金會」頒發的「勇氣獎
近日美國傳出多所銀行遭擠兌、引發破產疑慮,其中規模最大為矽谷銀行(SVB),我國勞動基金規模已達5兆餘,投資遍布全球股市、債市及另類資產,其中委外投資部分持有SVB債券部位不到500萬美金(約台幣1.5億元),占整體勞動基金不到0.01%,且該債券為優先擔保債券,勞動基金運用局官員強調,不影響整體勞動基金運作。 據勞動基金運用局最新公告指出,截至今年1月底為止,勞動基金規模達5.5兆餘元,其中規